13603860708

火场内部搜救安全指导原则2020-03-06 14:19:04

 

一、入室搜救前应先评估整体环境再拟定救援计划,在人命救助、消防人员安全和救援优先的前提下,依据火场状况及受困者位置,规划进入与撤离路线,消防人员在穿着完整个人防护装备、携带适当搜救器材及水线防护的安全状态下,才能执行入室搜救任务。

  本指导原则无法涵盖之特殊情况(非正常环境)下,现场人员应发挥其专业判断,综整人、事、时、地、物之整体情况,作最适时适切之处置。

二、历史案例

(一)发生时间:2014年3月27日。

(二)发生地点:○○市○○区仁爱路2段○○号地下1楼。

(三)现场概述:

  因据报地下室有工人施工而现场并无关系人可确认,故研判现场可能有人员受困情形,初期指挥官立即指示组成搜救小组(人员共5名)穿着个人防护装备,并部署水线进入执行人命搜救任务。

  由于地下室起火居室墙壁及天花板均以易燃木材装修,外部贴有壁纸,经闷烧释放大量可燃性气体,因侷限空间内气体扰动,让可燃性气体浓度达爆炸范围内,造成瞬间爆燃。

(四)人员伤亡情形:1名消防人员罹难、4名消防人员受伤。

      台北市消防局華山分隊小隊長方俊弘和4名隊員27日下午搶救仁愛路2段72號之9地下樓火警時,遭遇爆燃意外,方俊弘身先士卒受傷最重,雖經搶救後仍回天乏術,在28日晚間拔管宣告死亡,消防局依例將英勇殉職的方俊弘遺體運回隊部繞行,並向他宣佈「任務結束,歸隊」,讓在場同事和家屬都落下不捨的淚水。

(五)案例检讨:

  1、入室抢救前应搜集现场相关信息,预判可能发生之危害并加以防范。

  2、消防人员应强化火场闪燃及爆燃前的判断及应变处置。

 

三、安全注意事项

(一) 搜集现场相关信息

  搜救行动除必须搜集受困者之情报外,可经由消防乙种抢救图或询问现场关系人,预先了解室内格局、摆设、隔间装潢、抢救危险程度、抢救优先级以及是否有危险物品储放后,选择最有利的路线进入,并预先考虑退路及所需时间。

 

(二) 转攻为守

  如搜救现场有存放危险物品、火势过大或有建物倒塌之虞,救援行动需以保守为主。

 

(三) 建立搜救人员管制系统

  入室前指挥官或指定人员务必建立搜救人员管制系统,详实记录搜救人员单位、姓名、人数、空气瓶压力数、携带之装备、进出入时间等项目,另搜索人员如装备不齐全,不可冒然放行入室搜索。

(四) 穿戴完整个人防护装备

  入室前个人防护装备务必齐全,应穿着消防衣、帽、鞋、头套、手套、携带手提无线电、空气呼吸器、照明灯、绳索、个人用救命器及必要之破坏器材,并配备团体装备(如:热影像仪、照明索等)。

 

(五) 检查空气呼吸器再使用

  搜救人员应缓慢打开气瓶阀(全开)借以确实检查压力表及残压警报器功能正常,再穿戴空气呼吸器,并于入室搜救过程中随时注意气瓶压力剩余状况。

 

(六) 任务编组

  应实施人员编组,并确实遵守现场指挥官之任务指示,包括指挥、搜索、抢救方法均应先予以明确分工。

 

(七) 2人以上1组并以水线掩护入室

  搜索时至少以2人为1组,于入室前指定1名具有火场经验丰富者为带队人员,不可1人单独贸然进入,并配合已排气泄压之充饱水线掩护。

 

(八) 保留退出火场所需花费的时间

  搜救人员依据深入距离及个人工作状态下之空气使用量,计算作业时间时要考虑退出火场所需花费的时间,并与分区指挥官保持联系,依情况需要,于残压警报音响鸣动前即可判断撤离时间;当空气瓶残压警报音响鸣动时,应迅速沿原路或预留退路退出。

(九) 同进同出

  同组人员应遵守同进同出原则,相互配合支援,具备生命共同体观念。

 

(十) 照明设备指引出口方向

  应于入口处或转弯处放置照明设备提供照明,以利寻找出口。

 

(十一) 成立紧急应变救援小组

  火场指挥官为紧急抢救火场消防人员,视火场相关状况得指派至少两名紧急应变救援小组(Rapid Intervention Team, RIT)人员穿着完整装备待命,以防止突发状况。

 

(十二) 注意现场火烟状况

  入室或开启门窗前应有「测温」动作,并注意观察室内火燄、浓烟、热气之变化及闷烧状况,以防范火势扩大或闪(爆)燃之情形发生。开启后门窗应保持敞开位置,或做标记。搜索完毕退出时,应将门窗关闭,以防止火势蔓延。

 

(十三) 避免迷失方向

  搜索过程应尽量沿墙壁或利用绳索配合「人链」搜索前进,并利用自发光物品、灯光作为确保或施放标记,以免迷失。且不可随意移动物品,以防物品掉落砸伤。

 

(十四) 互相保持联系

   搜救小组人员间的确保绳索应保持不松不紧的状态,准备退出时,彼此间应以拉绳、无线电、警笛或扩音器做为联络之方式。

 

(十五) 防止退出路线受阻

  进入安全梯前往其他楼层时,应确认安全门不会自动反锁,若安全门可能自动反锁时,应以水带、绳索、适当之物品或固定锁舌开关,防止安全门反锁,以预留退路。另防火铁卷门可能自动下降影响搜救人员退路,应特别留意下降后之退出路线。

 

(十六) 冷静退出火场

  入室搜救应随时提高警觉,遇浓烟影响以致迷失方向,或感觉到有任何异状发生情况紧急时,切不可慌张、急燥,应即循部署水带之反方向或照明索退出火场。

 

(十七) 建立轮替机制

  为避免搜救人员因长时间之救灾,产生过度疲劳、体力不支的情形,指挥官应视人力情况妥善调配,实施换班休息。指挥官或指定人员应定时以无线电询问搜救人员情况。

 

四、基于上述讨论可得知:

(一)搜索火场应该是消防员在抢救过程中,所要面对最危险的情况,要减低这类危险的最好方法,就是透过加强建筑物灭火及搜救训练。

(二)完整的入室搜救是需要靠团队合作的努力来达成。

(三)要发挥安全及有效率的作业,必须经年累月的练习并参与实际救灾以增加临场的经验与应变。


新消防

来源:逆行中
声明:若文章涉及版权问题,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。